成果导向教育(OBE)的发展历程与争议
摘要: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缩写为 OBE)的研究起步较早,由于适应了同时期欧美教育改革需要,突出应用评价为主,在近四十年得到了广泛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OBE 在国内的应用相对不够广泛,相关研究较少,主要还是因为 OBE 在发展中始终伴随着争议。本文综述数十篇高质量英文文献,总结 OBE 创立以来各国对 OBE 研究的主要成果,全面系统梳理 OBE 的发展历程、内涵、应用原则等核心内容,并从中探寻围绕 OBE 而产生的诸多争议的根本成因,从而为国内广大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为庆祝我司取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证书及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资质证书,现将我司自主研发的专业认证辅助系统--OBE教学设计与形成性评价系统,永久免费开放给各位高校教师使用,请点击以下链接进入。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OBE);学习成果;测试评估
一、传统教育的反思
传统的课堂模式是封闭的,体现为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完成固定的教学任务,其中,教师、教材、学生称为授课的三个中心。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知识是主宰,以知识为中心进行讲、学、考。老师成为传播知识的媒介,将固化在教材中的知识点转化为平面形式的教学课件或板书,再灌输给学生。在这种授课模式下,学生要做的仅仅是听与记,但 在强化“记”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思”的重要性,而思维在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与此教学模式相对应的教学评价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单向评价,虽然也有学生的不记名调查问卷等形式,但这类评价并没有被重视[3]。特别是在传统教学评价方式所围绕的“授课目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授课板书、授课效果”的五个方面中,真正与学生的个体感受相关的仅有授课效果一项。
此外,围绕这五个方面进行的教学评价指标设置,虽然大多在评分细则上比较完备,有的评分甚至细化至个位数,但仅限于课堂教学的固定元素,导致出现评价的范围不够全面。并且由于评价指标不够清晰且难以把握,在具体实施中受评价主体个人主观意愿影响较大,导致评价活动更多流于表面,其结果并不能真正反映教学活动中的得与失。因此,如何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制定出新成果导向教育的教学评价机制,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二、OBE 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对学习成果的关注最初始于 Tyler。他在实验心理学家 Watson、Pavlov、Thorndike、Skinner 等人提倡的行为主义(behaviorism)理念的基础上,提倡以课程设计来引导学生自主追求学习成果,以期改善学生课后的学习行为。Tyler 的学生 Bloom 随之制定了“Bloom 教育目标分类法”,并提出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ng)的观点。同期的 Mager 和 Gagne 也分别提出了教学目标(instructional objectives)与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等概念。然而,随着对行为主义的批判日渐增多,基于行为主义的目标课程模型也不断被批评。1975 年,Stenhouse 提出:教育的重心应是学生的学习,即从学生自身引出知识;而不是可衡量的结果,即将期望的培训成果强加于学生的行为当中。
20 世纪 80 年代初,为克服美国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问题,Spady 提出了 OBE 理念,基于重点明确(clarity of focus)、机会扩展(expanded opportunity)、高期望值(high expectations)、向下设计(design down)等四个原则,强调学习成果、学习需求、学习过程和学习评价体系[1]。Spady 在随后的实验中通过反向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标准,建立了以学生学习成果为起点和核心,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相适应的评价机制以衡量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达成度。
90 年代,OBE 理念率先被 Harden 等医学院教授接受并运用于医学教育及工程教育等领域;随后为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所应用,并以惊人的速度获得了广泛重视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