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研究
【摘要】专业培养目标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国际化教育、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定期评价。根据《华盛顿协议》及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标准,以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对培养大纲的评价机制、内容和方法进行探讨,最后以实际数据对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以期为相关专业认证提供参考。
为庆祝我司取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证书及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资 质证书,现将我司自主研发的专业认证辅助系统--OBE教学设计与形成性评价系统,永久免费开放给各位高校教师使用,请点击以下链接进入。
【关键词】工程认证 培养目标 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为各专业实现人才培养提供明确方向。依据专业特点,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方案,作为学校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开展毕业资格审查、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基本依据。
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国内外工程技术人员流动的数量迅速增长,迫切需要各国教育学位互认。目前主流的工程专业认证是《华盛顿协议》,由美国等 6 个英语国家的工程教育认证机构发起,通过多边认可工程教育认证结果,实现工程学位互认,促进工程技术人员国际流动。我国在 2016 年 6 月成为《华盛顿协议》第 18 个正式成员。因此,适应全球化的发展,需要我国的工程教育质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匹配。
一、培养目标
信息工程专业是北京市特色专业和国家第一、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是教育部 CDIO 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试点专业、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融合“网络信息理论”及“智能信息处理”等相关知识,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着眼于培养具有 CDIO 素质、实践创新能力强、在相关行业从事信息处理的研究、设计、集成及制造等工作的高科技人才。
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充分考虑国家经济發展需求、学校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通过问卷调查和听取不同渠道的反馈信息,制定出符合社会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四具一能”:毕业 5 年左右的学生在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上具有应用信息处理与信息系统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解决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具备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备团队合作、创新创业和国际竞争意识;具备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能够成为在信息通信领域及相关产业中从事研究开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或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或领军型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体现了本专业未来人才培养的定位。基于当前信息网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以具有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开拓创新、促进合作发展和提升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信息通信领域的创新复合型人才,符合当前国家、社会、学校及学生个人发展。
二、评价机制
为了对培养目标制定与修订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指导、管理和监控,保证培养过程有效实施,达成预期的执行效果,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产出为导向的教育(OBE)”理念为基础,建立培养目标合理性的评价机制。具体包括校内和校外评价,内外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如图 1 所示。校内评价通过专业教师研讨,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给出评价,并对培养目标给出修订建议。校外评价主要通过往届毕业生及用人单位采取访谈记录和调查问卷的方式,给出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并对培养目标给出合理化建议,以便进一步持续改进。
三、评价内容
(一)毕业生对培养目标的认同度
培养目标体现的是专业学生毕业五年后的职业发展预期,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除了能体现就业去向及行业领域以外,更能反映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通过对毕业五年以上学生的调查分析,可以用来衡量专业培养目标的合理性;通过现场或者网络向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获取毕业年份、本专业培养目标“四具一能”评价以及相关建议。
(二)用人单位对培养目标的满意度
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能直接反映出培养质量,是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及修订的重要依据。信息工程专业通过定期问卷及企业座谈会,了解本专业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现实表现与能力状况;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项能力的满意度来分析现行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结果连同用人单位的具体建议作为修订的依据。主要调查内容为用人单位从事的行业、工作职位及相应人数、培养目标的满意度以及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