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高松:以教学信息化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免费版专业认证系统🔥🔥🔥

为庆祝我司取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证书及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资质证书,现将我司自主研发的专业认证辅助系统--OBE教学设计与形成性评价系统,永久免费开放给各位高校教师使用,请点击以下链接进入。

永久免费版专业认证系统网址:

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战略选择。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化认识,将教学信息化作为高等教育系统性变革的重要手段和动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教学信息化的内涵及特征

教学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把教学过程中的诸多要素(包括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之后,使得这些要素的质量得到提升甚至重构,进而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换言之,教学信息化是以教学为起点、以信息化为途径、以重塑新的教学形态为落脚点的一个过程。

因此,从教育属性来看,教学信息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开放性打破了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使得学习社会化、终身化、自主化成为一种可能。共享性是信息化的本质特征,它使得大量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能为全体学习者共享。交互性能实现人—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协作性则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人—人、人—机协作完成任务的机会。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教学信息化既是人才培养的手段,也可以是人才培养的目的之一。一方面,高校通过内容数字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推动、引领和促进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最终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另一方面,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 2016 年共同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面向未来:21 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把“信息素养”列为未来创新人才的七大素养之一。学生通过基于教学信息化背景的学习,将会逐渐掌握“何时获取”“如何获取”“如何评价”“如何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实际上,开放、共享、交互与协作等理念也会影响学习者的思想与行为方式。

此外,教学信息化对于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有重要意义。比如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信息化可以促进打开院系的边界,共建共享一些跨学科的专业、微专业、课程组和模块,提供学习证书。

二、以教学信息化推动教学方法改革,为培养一流人才打通“最后一公里”

我们讨论教学信息化,可以从校内、校际两个层面切入。就学校内部而言,高校要坚持从理念、机制、平台、氛围几个方面,推进校内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与融合创新,以教学信息化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首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要适应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需要,以教学信息化为切入点,努力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推动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把“三个最大限度”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好奇心,最大限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高层次能力,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生主体性的主动构建、弘扬与提升。

其次,要大力构建激励师生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长期不断线”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制度。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要把 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知识架构融合到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中,通过持续培训,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二是建立教师投入的激励机制。要设立专项经费,推进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课堂教学。对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在工作量计算、职务晋升、岗位晋级等予以一定的倾斜政策。三是建立学习质量的保障机制。为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师,配备足够的助教数量,以保证线上线下学习的质量。四是建立学分认定机制。高校应当破除学分制度存在的障碍,引入自授学分和认证学分模式激励学生修读优质课程,同时释放慕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潜力。

开始推动相关工作时,可以在学校层面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但是随着工作的进展和深入,需要逐步融入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其中重要部分,比如教务处工作的一部分。

再次,要积极构建“时刻能学、人人愿学”的学习平台。一是加快建设“处处能学”的智慧课室和公共学习空间。通过重构学习空间,优化学习环境,推进教学对话更加自然地发生。二是加快建设“时时能学”的线上学习空间。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的建设,利用线上“金课”,更好地延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如华工利用寒暑假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虚拟第三学期”,“大学美育”和“英美音乐与文化”2 门通识课程在选课系统开放的第二天,1000 个名额就已全部选满,深受学生欢迎。三是加快推进探究式课堂建设。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小班化的教学规模,重构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力发展需求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和线下“金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最后,要积极营造“人人皆学”的学习氛围。一是通过上述学习物理空间的改造,让学生在校园内随时随地都能看到有人在学习,相互感染相互勉励。二是通过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逐渐形成“敢于质疑”的课堂文化。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学生普遍在课堂上不愿或不敢提出问题、质疑权威。然而,人类的进步始于质疑。质疑不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思维的开端,更是创新创业的基础。为此,学校可以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推行小班教学,激发学生与老师、同伴进行有“对话(dialogue)、批判(critical)和争论(debate)”的互动,在课堂上形成“敢于质疑”的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理性批判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最新专业认证知识,请扫码去“OBE 教育”微信公众号阅读
专业认证OBE教育理念实践经验分享

三、以教学信息化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为教育质量均衡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融合、协同、创新是教育信息化的趋势,连接和开放分别是教育信息化 2.0 的要义和策略。借力教学信息化,推进校际间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多元联动,加速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的流动,加大有效应用的深度和教育均衡的广度,既是每个高校的社会责任所在,也是中国走向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

首先,在内容建设方面,要整合多元力量,打造跨校共享金课。一方面,各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师资优势、学科优势、地域优势,组建跨校教学团队,在大平台上聚合教学内容、实践案例及其他优质素材,共建共享 MOOC、微课、虚拟仿真实验等“线上金课”。另一方面,各高校按照自愿原则,采用协议、联盟等方式,结成结对子学校、学院、专业、课程,在平台上进行课程互选,建课方和选课方形成校际教学团队,共同设计教学教法,共同支持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金课”。

其次,在实施途径方面,要依托各类联盟,推动校际共建共享。高校应该跟政府、教指委、行业协会、企业实现有效联动,根据人才培养的不同需要组建相应的课程共享联盟、智慧教育创新应用联盟等,推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以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为例,该联盟于 2013 年 4 月由重庆大学发起正式成立,2018 年选课高校达 1862 所,同比增长 69%,学生选课达 1519 万人次,同比增长 176%。联盟成立五年多来,累计已有来自 2000 多所高校的超过 2600 万人次大学生获得学分。特别是联盟提出并实施“慕课西行”之后,北京大学与西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与喀什大学之间以点对点同步课堂形式,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西部高校的学生受益匪浅。

再次,在机制建设方面,要面向终身学习,努力打破学习边界。一是国家层面,要加快建设国家学分银行和终身电子学习档案。通过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不仅在高校与高校之间,而且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逐步实行互认的学分制,加快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互通。为每一位学习者建立个人终身电子学习档案,对他们学习经历和成果进行记录、存储,并进行统一的认证与核算,使其在各个阶段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学分可以得到积累或转换。二是在学校层面,则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课程认证机制、学分互认机制等,鼓励广大学生跨学科修读、跨学校修读,为促进校际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大智移云”时代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高校要主动拥抱变革,围绕着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以一流的教学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以优质的服务管理体系为保障,以全面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为核心,以不断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目的,紧密联系一线教学,以应用为导向,调动和赋能教师“用”和“用好”教学信息化手段,发挥校际共建共享的作用,创新因地制宜的应用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新发展,以教学信息化推动高校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教育信息化永远都是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唯进步,不止步。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一定能够在新时代做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创新应用工作,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为“教育中国”写好高等教育的奋进之笔。

(原载《中国大学教学》2019 年第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