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大思政课”需要“大评价观”

🔥🔥🔥免费版专业认证系统🔥🔥🔥

为庆祝我司取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证书及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资质证书,现将我司自主研发的专业认证辅助系统--OBE教学设计与形成性评价系统,永久免费开放给各位高校教师使用,请点击以下链接进入。

永久免费版专业认证系统网址: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拓展了思政课建设的视野和格局,为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思政课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建设“大思政课”,要着眼于思政课建设的现状、内涵和问题,探索形成内含课程、教育、社会历史等多个维度的“大评价观”。以“三维评价”指标完善“大思政课”课程评价,以“五教并进”革新“大思政课”教育评价,以“系统观念”推进“大思政课”社会评价,推动构建导向明确、科学有效、系统完善的思政课综合评价考核体系,不断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取得新成效。

关键词:大思政课;大评价观;评价体系

DOI:10.15938/j.cnki.iper.2022.02.00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2)02-0001-0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并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以宏阔的历史眼光和恢弘的社会视野,为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思政课提供了重要指导和根本遵循。“大思政课”的建设需各方协同,齐抓共管,久久为功;落实在“大思政课”的考核与评价维度,则需要建立起一种“大评价观”。“大评价观”超越传统的单一评价观,以否定性评价、审查性评价和提升性评价为核心指标的“三维评价”完善课程评价,以教师、教材、教法、教研、教学为主要内容的“五教并进”革新教育评价,以系统思维和方法为方法论指导的“系统观念”推进社会评价,探索形成教师与学生、课堂与社会、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广泛结合的高校思政课评价考核体系。

一、以“三维评价”指标完善“大思政课”课程评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完善“大思政课”课程评价,要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建设情况、基本规律、可能问题为根据,设立“否定性评价指标”“审查性评价指标”和“提升性评价指标”的“三维指标”,不断构建与“大思政课”要求相匹配的课程评价体系,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程评价的优化和发展。

1.强化否定性评价指标,确保“大思政课”课程设置的方向性

“思政课不同于一般的知识课、专业课,而是包含明确政治导向的思想理论课、知识课。”[2]完善“大思政课”课程评价,首先要基于课程评价的否定性指标,确保思政课的政治属性和建设方向,确保课程设置体现基本性质、总体要求和根本任务。“否定性指标”意为,该系列中如有否定性的确定项,将不能进入下一级评价考核,评价自此中止。这是“大思政课”评价考核的前提和基础,具体包括教师资格、学分设置、课程设计等方面。

在教师资格方面,“大思政课”要求强化对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考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明确要求“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把政治立场作为教师聘用的首要标准”。“大思政课”评价必须体现思政课程基本性质,建立健全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准入、激励、保障、退出制度,系统考察教师的政治立场、师德师风、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注册与考核,未符合要求者不得继续担任思政课教师。

在学分设置方面,“大思政课”要求强化对课堂教学主渠道的考察。《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了高校思政课的课程体系,对各门课程的学分设置进行了相关规定。同时,各高校应设置选择性必修课的必要学时,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现场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因此,思政课建设考评时要严格落实高校思政课的课时和学分规定,审核学分规定是否执行,学分设置、开课顺次是否合理等,避免出现挪用和减少课时的情况。

在课程设计方面,“大思政课”要求加强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考核。《方案》对思政课的基本要求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四个自信’教育,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在大中小学各学段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教材内容中,实现全覆盖、贯穿全过程。”因此,必须严格考核思政课课程体系和内容设置,确保课程内容的稳定性和规范性,从根本上把握课程方向。既要注重导向性,即考察课程内容设置是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否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否符合立德树人要求;又要凸显层次性,即在纵向上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和内容是否有机衔接、逐层递进,横向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否融汇贯通、协调一致。

2.健全审查性指标,提高“大思政课”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在确保“大思政课”方向性的基础上,完善“大思政课”课程评价,还要健全审查性指标,具体考察“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的效果,不断提高“大思政课”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这是开展“大思政课”的本质要求,具体可从课程育人实效、师资投入情况、统编教材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考察。

从课程育人实效来看,“大思政课”要求立足课程目标,将思政课的实际育人效果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不应“局限于回答‘受教育者能够认识什么、理解什么、习得什么’等确定的知识性、描述性问题”,而要从行动者视角进一步回答与阐发‘受教育者应当做什么、如何做’等价值性和方法论问题。”[3]因此,判定思政课的育人实效,要审查监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具体情况,跟踪、反馈教学对象在政治认同、思想认识、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变化,也要使“大思政课” 面向社会、走进生活,真正把“大思政课”建设成为“实践大课”。

从师资投入情况来看,“大思政课”要求坚持专兼结合原则,将教师选配情况纳入考评指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规定,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按师生比1:350—400配备。因此,“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要在质量并重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审查思政课教师的配备比重和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结构合理性,切实提高思政课的师资质量。

从统编教材使用情况看,“大思政课”要求贯彻党和国家“统一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方针政策。国家教材委员会指导和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统编统审统用。因此,“大思政课”要加大对思政课教材使用情况的审查力度,监测、评估和考核各级各类学校更新、使用统编教材的情况,督促广大思政课教师准确把握、运用教材,及时、有效地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3.拓展提升性指标,注重“大思政课”课程评价的发展性

“大思政课”建设是一个螺旋上升的渐进式发展过程,完善“大思政课”课程评价,要发挥评价的导向、调控和改进作用,推进“大思政课”守正创新,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具体可从教学考评、教学方法、教学参与、教技应用等方面进行考察。

第一,對于教学考评,重在关注合理性问题,即“为何考评”“考评何用”。

“大思政课”评价是对思政课建设情况的综合考评过程,是对原有评价体系的“再评价”,其根本出发点是提升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梳理现有考评体系,重点考查现有教学目标、内容、重难点和可检验的手段、方法,做到“无遗漏评价”,形成闭环考评体系。在此基础上,“大思政课”还要着眼于“发展型评价”,重点考查考评指标、考评方法、考评程序、考评应用等,及时总结现有考评体系的不足,针对问题改进和创新,从而提高教学考评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切实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

第二,对于教学方法,重在关注有效性问题,即“方法为内容服务”“为学生的获得服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强调科学运用教学方法,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自觉强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理阐释,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因此,“大思政课”必须加强对现有教学方法的考评和研究,既要整体考查教学方法的灵活选择与有效运用情况,又要着眼于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对其针对性、可行性作出评价,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确保思政课教学方法真有实效。

第三,对于学生教学参与,重在关注学生主体的内在需求,即“从成长看参与”“从实效评参与”。“大思政课”是关于“人”的课程,必须结合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把握“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重要原则,提升学生在课程课堂中的参与度。“一些思政课堂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教学,让学生来讲,这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4]因此,完善“大思政课”,就要将“学生课程参与度”纳入评价体系,考查学生课堂参与和师生教学互动情况,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主体”作用,将“教得好”与“学得好”密切结合,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第四,对于教学技术应用,重在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目的和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即强调建设深度学习和思考的“有获得的思政课”。“大思政课”要主动适应技术变革,将智能环境深入学习情况纳入考评系统,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沉浸式、体验式、交互式教学等,拓展传统思政课的空间。同时,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辨明大是大非、真假黑白,在对社会假恶丑现象的批判中弘扬真善美。”[5]思政课的建设性与批判性是“破”与“立”的关系,批判性的“破”服务于建设性的“立”,“破”“立”结合,都是为了办好思政课,引领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规避和警惕错误的意识形态,二者统一于思政课改革创新实践。[6]完善“大思政课”,要注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帮助其进一步澄清模糊观点、辨析错误思潮,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建设性和批判性。

总之,课程评价是“大思政课”的“大评价观”的基础。“三维评价”紧密相关、层层递进,有利于发现现有思政课课程评价中的不足,为改革和建设高质量思政课提供依据与参考,推动思政课课程评价不断优化。

二、以“五教并进”革新“大思政课”教育评价

高校思政课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三者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和教育活动的联结下,相互作用的教育实践,其过程涉及教师、教材、教法、教研、教学等各个要素和环节,对“五教”的评价极大影响思政课教学任务和教育效果。因此,推动“大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及时、科学地将思政课教育过程及其要素纳入教育评价体系,以“五教并进”革新教育评价的思路和视角,更好地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

1.以“五教并进”革新“大思政课”教育评价的思路

一切教育效果都是教育过程的直接产物,只有教育过程完善和合乎规律,教育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教师、教材、教法、教研、教学作为思政课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推进“五教并进”是“大思政课”的题中之义,为“大思政课”教育评价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首先,“五教并进”主体在“五教”。“教师”体现了“大思政课”的主体性要求,即思政课教师应当成为“大先生”,践行教书育人的职业使命;“教材”体现了“大思政课”在教育载体层面的要求,即思政课要充分运用好教材是课程建设的“纲”;“教法”体现了“大思政课”在教育方法层面的要求,思政课应当创新途径、方式和方法,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教研”体现了“大思政课”在教育研究方面的要求,思政课应立足教学实践,有效开展教研工作,以研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学”则体现了“大思政课”在教育活动层面的要求,即思政课应当拓展“大课堂”,教与学良性互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其次,“五教并进”要义在“并”,强调各个要素的功能协同性和目标一致性。这个“并”一体现在“缺一不可”,“五教”共同作为思政课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任一要素的功能滞后将影响整个思政课教育过程;二体现在“服务总目标”,“五教”应体现思政课教育改革总体要求,共同服务于思政课教学任务;三体现在“互相促进”,“五教”不是简单并列和彼此孤立,而是在各自核心任务基础上,互相协同,整体推进。

最后,“五教并进”重点在“进”,突出各个环节的关联性和发展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高校思政课要“不断实现从孤立状态走向协同和一体化建设、从简单灌输走向与启发引导相结合、从封闭状态走向开放建设的转变,从而全面提高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7]教师作为思政课的主体,在“五教”中处于关键地位:一方面,教师能够合理运用教材、创新教法、参与教研、开展教学,进而推动整个教育过程的发展;另一方面,教材、教法、教研、教学反过来又能激励教师不断提升个人素养,推动教师自身发展。“五教”在横向上协同一致,在纵向上关联互动,共同构成一个相互促进、优态循环的有机整体。

2.以“五教并进”革新“大思政课”教育评价的视角

开展“大思政课”教育评价,要从教师、教材、教法、教研、教学等五个角度分析当前高校思政课建设综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和分析原因,不断推动“大思政课”教学评价的革新发展。具体来看,可从两个层面进行探究:

一方面,以评价为导向,聚焦高校思政课建设中的个性与共性问题。“大思政课”可通过职能部门测评、专家评估、学生评价等方式,挖掘思政课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具体问题,并在定性与定量分析中使问题的个体差异与特点显性化,从而归纳总结出思政课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其中,要特别关注“共性”问题,主要包括思政课的指导性、高阶性、复杂性、原创性和自主性等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性问题上,分别考查思政课教师、教材、教法、教研、教学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思政课内容的高阶性问题上,考查教材体系和课程内容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符合学生特点和需求,是否有效体现知识、能力、素質各个方面的教育目标等;在思政课面临的环境复杂性问题上,考查思政课教师能否深刻认识、把握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能否有效针对社会环境的复杂性问题改进教法、教研、教学,思政课教材能否及时反映时代和社会环境变化,能否适时予以修订和完善等;在思政课教研的原创性问题上,考查教研工作是否深入思政课教师、教材、教法、教学各项工作实际,是否体现问题意识,是否“敏锐洞察和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热点及其变化规律,从中发现问题导向和演进趋势,预测下一阶段的研究主题”[8];在思政课话语体系的自主性建构问题上,考查思政课教师是否具备自主构建话语体系的意识,思政课教材是否自觉运用思政课话语体系,思政课教法、教研、教学过程是否自觉增强话语权意识等。

另一方面,以归因为抓手,分析思政课建设现存问题的表层与深层原因。在综合考核、归纳总结思政课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大思政课”评价要逐一分析问题成因,并展开深度反思,为改进和创新思政课提供依据。例如,在思政课的建设规律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思政课有其自身的规律。因此,“大思政课”要进一步分析和把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教材建设规律、教学研究规律、教育教学规律等,从规律揭示的高度“传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道’,授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学’,立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术’。”[9]在思政课的基本方法上,对“大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的反思要贯穿于教师、教材、教法、教研、教学等各个环节,考查教师是否善用方法、教材是否匹配方法、方法是否多元创新、教研是否把握前沿,教学是否科学有效等,找准思政课在基本方法上的症结所在。在思政课的本质特点上,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主干渠道,这一特点应在思政课教育过程的各个要素中得以充分体现。因此,探讨涉及思政课本质特点问题的原因,就要逐次考查思政课教师、教材、教法、教研、教学的根本任务、总体要求等,不断强化思政课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点。

三、以“系统观念”推进“大思政课”社会评价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方法论。恩格斯曾指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10]其将自然界作为一个总体来看待,强调全面系统地考察事物及其内在联系,蕴含着深刻的系统观念。“大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承担着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一堂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育人的社会大课。因此,对“大思政课”的评价要遵循系统观念,着眼于“大思政课”的社会评价维度,推动构建立体、全面、系统的综合评价体系。

1.树立“大思政课”社会评价的“系统思维”

“系统观念”包含整体观、结构观、全局观等丰富内涵和具体要求。推进“大思政课”社会评价,要树立系统思维,将整体、结构和全局观念作为思想前提。

第一,在大局中树立整体观点。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属性,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密不可分。“大思政课”作为整体,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要素、各个环节之中,其中任一部分的变化将引起“大思政课”系统功能的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11],提出构建“大思政课”的整体要求。因此,推进“大思政课”社会评价,就要统筹“大思政课”整体,从整体性高度设计社会评价方案,以组合拳推动“大思政课”发展。

第二,在变化中把握结构观念。结构是系统中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载体。系统功能并不完全等同于系统内部各个要素功能的总和,而是通过结构实现各个要素的相互联结、相互作用,以促进系统的整体发展。正如马克思指出,“单个劳动者的力量的机械总和,与许多人手同时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例如举起重物、转绞车、清除道路上的障碍物等)所发挥的社会力量有本质的差别。”[12]“大思政课”系统由若干结构组成,这些结构相互支撑、共同协作,其变化影响着“大思政课”整体功能的改变。因此,推进“大思政课”社会评价,就要立足结构观念,优化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结合方式,增强家庭、社会、学校等各领域、各环节的积极性和协调性,形成建设“大思政课”的强大合力。

第三,在挑战中增强全局意识。毛泽东曾论述关照全局在中国战争战略问题中的重要性,“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13]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已提升到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高度,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问题,必须实现由部门工作向全局工作、中心工作、核心任务的转变。”[14]“大思政课”关涉“全局”“大局”“大势”,推进“大思政课”社会评价,就要用系统观点处理全局和局部的辩证关系,不断增强全局意识,提升驾驭全局的能力。这个全局一要着眼“大思政课”建设全局,科学研判思政课建设效果,推动形成全面、全方位、全过程发展的“大课堂”和“大格局”;二要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当前,我国正处于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推进“大思政课”社会评价,就要胸怀“国之大者”,树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大使命”和“大目标”;三要统筹“两个大局”,准确把握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带来的新矛盾和新挑战,教育引导学生以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综合分析大局、大势,从中明辨是非、增强定力,

2.运用“大思政课”社会评价的“系统方法”

构建“大思政课”是一项系统性任务。推进“大思政课”社会评价,就要从系统出发,综合运用系统方法谋划全局、凝聚合力,不断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具体来看,包括具象与抽象、理念与方法、历史与现实等方面。

在具象与抽象的统一中把握“大思政课”的内容评价。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作为“八个相统一”之首而提出。高校思政课的本职工作即“突出贯穿于、渗透于、体现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夯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功底。”[15]“大思政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从思想层面认知理论,讲透理论精髓,展示理论力量。在这个意义上,“大思政课”要进行理论演绎,体现了其抽象的特性。同时,“大思政课”要同社会生活和现实问题相结合,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显性化。“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因此,推进“大思政课”的内容评价,必须把握具象与抽象的系统方法,既要考查课程内容是否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体现学理性和抽象性,又要评价其是否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运用鲜活生动的案例、素材阐释理论,在具象与抽象的统一中建设有血有肉、有理有据的“大思政课”。

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把握“大思政课”的方法评价。就理论层面而言,“大思政课”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加精准的要求,提供了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理念遵循。就实践层面而言,“作为塑造、引领群体社会意识的实践活动,社会属性和实践属性内嵌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因而‘走入社会’‘走入实践’也就成为其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准则。”[16]“大思政课”要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与实践特点和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体系,既要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专题研讨法等开展课堂实践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帮助学生解除思想困惑,又要积极开发社团服务、红色资源、实践基地、志愿活动等教育载体,激活校园、社会的实践育人功能,推进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良性互动。因此,推进“大思政课”的方法评价,就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大思政课”理论指引教学实践,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升华理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路径,不断推动“大思政课”改革创新。

在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中把握“大思政课”的时代评价。恩格斯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17]历史与现实密不可分,我们可以从历史事件中找到其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进而更好地认识现实,为现实提供借鉴启示。同时,社会的整体发展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具体来讲,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根本动力,党的历史任务是基本动力。学生个体发展需要是直接动力。[18]因此,“大思政课”要紧跟时代发展和社会现实,抓住“建党百年”“四史”教育等重要教育契机,上好新形势下的“大思政课”。推进“大思政课”社会评价,统筹历史与现实,既要考查是否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充分挖掘历史中的教育资源,又要考查是否自觉以历史比照现实,回应现实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讲好“大思政课”。

参考文献

[1][4][5][1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9,21-22,19-20,24.

[2] 陈金龙.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路向之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6):91-94.

[3] 张彦.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三大追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5-59.

[6] 吴潜涛,陈越.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9(10):7-9.

[7] 徐蓉.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价值坚守[J].教学与研究,2020(8):73-80.

[8] 冯刚.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的发展规律[J].思想教育研究,2018(2):17-21.

[9] 高国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三个维度[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3):148-157.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09.

[1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8.

[13]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76.

[14] 佘双好.新中国70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展的内在理路[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03-114.

[15] 陈占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使命[J].思想理论教育,2019(5):4-9.

[16] 項久雨.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J].中国德育,2021(9):1.

[1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8.

[18] 冯刚,金国峰.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动力、经验和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2019(10):31-37.

[责任编辑:孙 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