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演进脉络与实现路径
为庆祝我司取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证书及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资质证书,现将我司自主研发的专业认证辅助系统--OBE教学设计与形成性评价系统,永久免费开放给各位高校教师使用,请点击以下链接进入。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规模和质量均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几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依据客观环境的变化经历了在规模和质量之间不断转变的逻辑演进过程,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也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从“扩大内涵”的提出到“内涵式发展”的确立,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演进脉络,体现了国家及相关研究者对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及内涵式发展这一概念认识的不断深入。在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共享高等教育资源、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必经之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规模;演进脉络;实现路径
作者简介:郭健(1964—),男,河北邯郸人,博士,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冯琳(1992—),女,河南焦作人,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研究。
一、引言
1977 年高考招生制度恢复,这是我国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重要举措,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恢复与发展的历史进程。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自此,我国高等教育开启了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旅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初期,教育事业百废待兴,只有小部分人可以迈入高校大门,经过 40 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地从精英教育阶段跨越至大众化阶段,2019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51.6%[1],超过马丁·特罗高等教育普及化指标 50%,正式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逐渐成为重要的发展目标。通过梳理文献,我们发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对比外延式发展提出的概念。这与逻辑学中“内涵”与“外延”的含义不同,它们源于对高等教育增长方式的讨论,是“基于高等教育孕生与演变的历史长河以及高等教育多图式发展的历史事实而生成的人们对于高等教育发展路径的认识”[2],“是单纯用来描述发展的不同路径选择”的一种形象称谓[3]。外延式发展普遍被认为是以外部因素为动力的发展模式,而内涵式发展普遍被认为是以内部因素为动力的发展模式。“任何概念的出现,必然承载着某种历史过程和历史内容”[2],内涵式发展也不例外。一方面,其在一定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下被提出并得到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时代、社会及高等教育自身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内涵式发展的认识在不断发生变化,其要义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侧重不同。因此,梳理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历史脉络,探析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及核心要义,并探索其实现路径,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演进脉络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是一部选择发展方式的历史”[3]。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依据客观环境的变化经历了在规模和质量之间不断转变的逻辑演进过程。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则是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变化而变化,是国家通过政策引导、自上而下作用的结果,是规模与质量之间矛盾的体现,同时也是二者不断寻求平衡的过程。从“扩大内涵”的提出到“内涵式发展”的确立,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一理念和模式的历史演进,体现了国家及相关研究者对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及内涵式发展这一概念认识的不断深入。